联系方式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进香河路35号
邮编:210008
电话:025-83792719,13951884039
传真:025-83792719
联系人:潘晓荷
邮箱:jsszdhxh@163.com
学会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会新闻
2022年江苏省研究生“智能制造工程综合能力与创新”暑期学校在南京工程学院成功举办
2022/9/5      来源:南京工程学院

2022年8月18日至26日由江苏省工学1类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南京工程学院研究生处、工业中心、创新创业学院承办的2022年江苏省研究生“智能制造工程综合能力与创新”暑期学校在南京工程学院成功举办。该项目是该校首次承办的省研究生科研创新实践活动项目。

01 开班仪式

8月18日上午,2022年江苏省研究生“智能制造工程综合能力与创新”暑期学校在学校科创园开班。

江苏省工学1类研究生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沈星教授,国家杰青、江苏特聘教授、江苏省自动化学会理事长东南大学李世华教授,英国巴斯大学自主机器人中心主任张定国教授,南京康尼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史翔教授,南京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史金飞教授,党委常委、副院长朱晓春教授出席开班仪式。

活动中,沈星教授对暑期学校的顺利开班表示诚挚祝贺,对与会专家学者、老师们、同学们表示热烈欢迎。他说,近年来,南京工程学院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注重内涵发展,立足一流标准,面向重大需求,创新机制体制,取得了显著成效,机械工程、电气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等智能制造相关领域优势学科进入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序列。学校能够在此次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实践活动项目遴选中脱颖而出,与一直以来的高质量发展理念与实践密不可分。在全省研究生教育不断深化综合改革大背景下,教指委将持续推进研究生科研创新实践大赛、暑期学校和学术创新论坛等科研创新实践活动,与高校协同合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提供高层次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史金飞院长在致辞中对省学位办、省工学1类教指委的信任与支持表示感谢,对莅临本次活动的领导、专家及与会代表表示欢迎。他指出,此次活动是学校在去年成功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之后,“做好研究生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不仅为展示学校智能制造科研创新和学科建设最新成果提供了机会,还为展现学校近年来研究生培养改革、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成效搭建了平台。史院长表示,南京工程学院将以高度负责的态度、严谨治学的作风和周到全面的服务为大家呈现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智能制造”领域学习交流盛宴,也希望与会师生能够在这个新平台上积极交流学术成果、频繁碰撞思想火花,促进学术争鸣,实现学术创新,推动学校的研究生教育再上新台阶、新水平。

开班仪式采用线下与线上直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陶飞教授,东南大学刘锡祥教授、陈夕松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吴洪涛教授,山东大学胡天亮教授,南京理工大学马鲁晋等专家学者与近500名研究生线上参会并展开互动交流。

02 暑期学校课程回顾

本期研究生暑期学校吸引了省内外各高校600余人报名参加,历时9天,包括学术报告、专题讲座、特色课程、参观交流等主要内容,各行业学术精英为学生进行了精彩的专题讲座。

暑期学校采用线下与线上直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国家杰青、江苏特聘教授、江苏省自动化学会理事长东南大学李世华教授,长江学者、国家优青、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陶飞教授,英国巴斯大学自主机器人中心主任张定国教授,江苏省自动化学会理事东南大学陈夕松教授,南京康尼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史翔教授等24位校内外智能制造领域的知名专家、教授、企业界创新领军人才,为学员讲授以先进控制、数字孪生、脑机接口、先进机器人技术等为主题的学术报告和前言技术讲座。校内专家学者开设了智能可穿戴康复装备、机器人智能情绪感知、金属3D打印技术、PLM等相关特色课程。活动还组织了高质量专利撰写专题讲座,带领学员“云参观”康尼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等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帮助同学们深度接触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背景下的学术前沿动态和创新应用实践,激发创新思维,提升研究生的科研创新实践能力。

03师生互动,碰撞火花

在学员汇报与交流环节,学员们围绕本期暑期学校的主题和各位专家的讲座,结合自己的研究课题进行汇报。通过交流、展示、分享,拓展学术视野、分享科研经验,促进不同学科、不同研究方向的交叉,启迪创新思维、展示青春风采。

老师们对每位同学的汇报都做了精彩点评,并给出中肯的研究建议。

在授课交流中,专家和学员相切相磋,刮摩淬励,频繁碰撞思想火花,达到博采众长的学习效果。

本期暑期学校呈现了“智能制造”领域学习交流盛宴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授课及交流形成学术争鸣的科研氛围。

学校将以此为契机不断探索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提升研究生工程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推动研究生教育再上新台阶、新水平。